一、建立工作室的目的
? 使教师发展的培训工作从意识层面、启蒙阶段推进到实践应用阶段,增强教师发展培训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扩大名师效应,以名师为引领,以专业或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 建立具有共同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的教师发展团队,激发团队成员内在动力,形成跨学科交流的学习共同体。搭建专题研究、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的教师发展工作实践平台,让教学改革落地生根,培育优秀的教学成果及教学团队。
二、工作室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 组成:工作室由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与青方导师确定教学研究方向及要推广的成果,拟定每期工作室主题;成员由学校指定、主持人推荐及个人申报相结合,校级工作室一般由6-8名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组成。
? 主要职能:建立工作室的共同愿景,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让工作室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围绕已选定的主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教学特色,促进教师职业健康发展,在全校起到引领、示范、辐射的带动作用。
三、工作室主持人遴选条件
1.师德高尚,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教学;
2.治学严谨,与时俱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先进,能够带领团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3.同行评价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
4.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先。
四、工作室遴选办法
1.学校选拔:符合条件的教师确定工作室主持人,拟定工作室主题,明确研究方向、工作规划及目标;
2.专家评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工作室主题进行评审,确定组建的工作室名单;
3.成员确定:工作室成员组成采取学校指定、自主申报与主持人推荐相结合方式产生。
五、工作要求
1.“青蓝工作室”主要开展相关专业或课程建设研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的改革研讨、教学成果培育、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组织教学交流与观摩等方面工作。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不断提高相关专业或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2.“青蓝工作室”要创新中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帮助成员形成教学特色,促进成员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化成长,组织并带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进而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的发展。
3.“青蓝工作室”要为全校教师提供实在而有效的服务,以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名师论坛、名师观摩课、现场指导等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形成示范辐射作用。
4.“青蓝工作室”主持人应于年初初拟定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工作计划,于每年11月底之前,向学校提交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5.工作室内部的业务指导、教学交流每学期不少于4次,面向全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
6.一个工作周期内,力争有以下目标完成:
①省级教学名师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入选省级教学名师;团队成员入选校级教学名师。
②获得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荣誉或建设立项(教学成果奖、课程或专业建设立项、教学团队等)。
③所指导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显著提升,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获奖或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校级教学类竞赛获一等奖和主持教学改革类项目以及其他经认定的教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六、工作室领导机构及设立程序
1.为确保工作室建设顺利实施,成立辽宁传媒学院青蓝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二级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
2.要求各二级学院成立至少1个院级青蓝工作室,由学院教学名师申报,经所在学院同意后,报教师发展中心。
3.教师发展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提交学校审定。
4.审定通过的“青蓝工作室”由学校正式发文成立并挂牌,工作室属于荣誉称号。
5.每年学校根据每个工作室提交的工作总结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工作室挂牌。对于工作业绩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团队作用成效显著的工作室,学校将给予奖励。
6.学校为青蓝工作室提供固定的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教师发展中心为工作室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协调相关的部门。
]]>一、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两优化”:师德师风进一步优化, 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风校风进一步优化,使学校成为教学质量一流、学生能力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努力实现“四提升”:师德形象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就业率进一步提升。造就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推进全员师德培训
开展全员师德学习教育,引导教师坚定信念,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积极开设新教师师德教育岗前专题培训,每年依托教务处网络平台组织“师德专题网络培训”、“师德论坛”等活动,每年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寓师德教育于各项具体活动之中,增强师德教育的全员参与性,激发全校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树立崇高师德。
(二)开展职业理想教育
开展教风建设活动月,多形式引导教师增强爱岗敬业责任感。组织系列师德理论宣讲活动,系统宣讲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建设的内容,宣传普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员工手册》,广泛宣传“志存高远,德能日进”的校训以及优良办学传统,树立师德建设的正确导向。
(三)促进师德师能提质
通过座谈、讲座、分享会等形式,引导教师端师风、强师德、提师能。学习教育典型人物,用身边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以师德标杆楷模为榜样,培养教师德性修养的主体意识,形成优良的教师风范,促进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四)强化职业标准规范
以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红七条”和《辽宁传媒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规范二十条》等职业规范,作为衡量教师行为的标准。系统学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的要求,宣传普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五)建立监督考核制度
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全校师德师风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所有教师入职时都要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接受师德师风的监督考核。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表现纳入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教育教学、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各项工作中。在教师360考核中加强师德考核,包括教师师德述职、学生测评、学院评价、学校审核等环节,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次。
在新教师选聘、试用、转正和续聘中,把教师责任心、教书育人作为重要参考,坚持职业素质和品德修养综合考核,把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品行表现作为重要考察内容,确保选聘教师政治方向正确、道德品质优秀、业务素质精良。
学校将每位教师师德教育、受表彰或奖惩等表现情况记入教师工作业绩,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开展的相关活动要及时备案存档。
通过建立师德信息平台、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师德建设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发现的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和《辽宁传媒学院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引导全校教师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六)选树师德先进典型
选树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展示师德风范。培育和宣传师德典型,坚持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评选活动,树立师德示范典型,组织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展现师德示范典型的良好师德师风,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提供正能量,激励全校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争当师德建设先进典型。
营造师德建设文化氛围,宣传师德榜样事迹,警示师德失范行为,积极营造崇尚师德风范、争创师德典型的文化氛围。拓展师德宣传媒介,建立“辽宁传媒学院师德建设专题网”,拓展学校广播电台、网络平台等媒体在师德宣传方面的功能,构建师德宣传、学习、交流的综合性平台。
(七)拓展师德监督渠道
构建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各方的监督警戒作用。健全举报受理机制,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同行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社会监督制度,构建校内外各界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学院、党群组织等部门在教师作风、学术规范、教书育人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及时、全面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全方位加强和完善师德监督机制。
(八)实施师德失范惩处
将师德表现作为推荐评选的首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在教师选聘、职务晋升、评优奖励,以及骨干教师选拔培育和各类项目申报推荐等工作中,对师德考核优秀人员予以优先。
建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分。
1.损害国家和学校利益、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3.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教学科研成果、违规使用教学科研经费和滥用教学科研资源;
4.在申报职称、岗位、项目、荣誉等过程中弄虚作假;
5.存在兼职兼薪行为;
6.在招生、考试、推荐就业、学生评优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7.索要或收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8.公共道德有严重失范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9.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0.生活作风严重腐化;
11.与学生交往超出正常师生关系范畴;
12.其他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从教纪律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师德考核不合格人员,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结果评定为不合格,并在两年内教师选聘、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奖励,以及各类项目申报推荐等工作中取消资格,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建立单位负责人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查处、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单位,学校将追究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总体规划学校师德建设、教书育人相关工作,研究解决师德建设的重大问题。具体事务由教务处负责。
各学院设立师德建设工作小组,在师德建设委员会领导下开展本单位师德建设工作。各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和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系主任担任成员。
建立党政齐抓共管、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师德建设合力。全校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实负起责任;基层教学组织是师德建设的基本单元,其负责人要在师德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全体教师做到教书育人;非教师系列的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各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本办法和学校年度师德建设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将师德建设工作纳入单位整体工作中,学校定期开展专项工作检查,督促落实师德建设工作。学校将师德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对各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对相关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附录:1.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2.教育部“红七条”
附件:辽宁传媒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二十条
辽宁传媒学院
2019年12月18日
]]>第二条??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复兴的任务,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第三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在向学生全面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自觉地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四条??教书育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五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做到:
(一)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允许在教学的任何环节或其他任何场合中散布否定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
(二)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备课,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采取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三)在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主动钻研专业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保持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品德,以高尚的师德、良好的素养和模范的作风去影响和陶冶学生。切实把教育育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
(五)建立任课教师与教学班级的联系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深入学生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辅导,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在课后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在学生学业规划、职业道德等方面跟踪指导学生。
(六)任课教师对学生要严格管理,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和考试纪律。
第六条??教书育人工作必须纳入二级学院的职责范围并确定专人负责,落实教书育人具体工作任务,督促、检查并如实向学校领导汇报教书育人情况。
第七条??学校定期开展教书育人标兵评选活动。教书育人情况将纳入教师360考核,作为该教师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八条??对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较差,不能为人师表,且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对教学不负责,且造成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视其情节轻重对其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或者给予纪律处分。
第九条??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一、建立工作室的目的
使教师发展的培训工作从意识层面、启蒙阶段推进到实践应用阶段,增强教师发展培训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扩大名师效应,以名师为引领,以专业或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建立具有共同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的教师发展团队,激发团队成员内在动力,形成跨学科交流的学习共同体。搭建专题研究、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的教师发展工作实践平台,让教学改革落地生根,培育优秀的教学成果及教学团队。
二、工作室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组成:工作室由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与青方导师确定教学研究方向及要推广的成果,拟定每期工作室主题;成员由学校指定、主持人推荐及个人申报相结合,校级工作室一般由6-8名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组成。
主要职能:建立工作室的共同愿景,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让工作室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围绕已选定的主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教学特色,促进教师职业健康发展,在全校起到引领、示范、辐射的带动作用。
三、工作室主持人遴选条件
1.师德高尚,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教学;
2.治学严谨,与时俱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先进,能够带领团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3.同行评价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
4.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先。
四、工作室遴选办法
1.学校选拔:符合条件的教师确定工作室主持人,拟定工作室主题,明确研究方向、工作规划及目标;
2.专家评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工作室主题进行评审,确定组建的工作室名单;
3.成员确定:工作室成员组成采取学校指定、自主申报与主持人推荐相结合方式产生。
五、工作要求
1.“青蓝工作室”主要开展相关专业或课程建设研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的改革研讨、教学成果培育、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组织教学交流与观摩等方面工作。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不断提高相关专业或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2.“青蓝工作室”要创新中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帮助成员形成教学特色,促进成员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化成长,组织并带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进而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的发展。
3.“青蓝工作室”要为全校教师提供实在而有效的服务,以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名师论坛、名师观摩课、现场指导等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形成示范辐射作用。
4.“青蓝工作室”主持人应于年初初拟定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工作计划,于每年11月底之前,向学校提交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5.工作室内部的业务指导、教学交流每学期不少于4次,面向全校教师的教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
6.一个工作周期内,力争有以下目标完成:
①省级教学名师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入选省级教学名师;团队成员入选校级教学名师。
②获得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荣誉或建设立项(教学成果奖、课程或专业建设立项、教学团队等)。
③所指导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显著提升,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获奖或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校级教学类竞赛获一等奖和主持教学改革类项目以及其它经认定的教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六、工作室领导机构及设立程序
1.为确保工作室建设顺利实施,成立辽宁传媒学院青蓝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二级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
2.要求各二级学院成立至少1个院级青蓝工作室,由学院教学名师申报,经所在学院同意后,报教师发展中心。
3.教师发展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提交学校审定。
4.审定通过的“青蓝工作室”由学校正式发文成立并挂牌,工作室属于荣誉称号。
5.每年学校根据每个工作室提交的工作总结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撤销工作室挂牌。对于工作业绩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团队作用成效显著的工作室,学校将给予奖励。
6.学校为青蓝工作室提供固定的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教师发展中心为工作室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协调相关的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