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AI+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圆满落幕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只有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而人工智能天然具有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质,构建“AI+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高等学科突破学科藩篱,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跨学科能力的优秀人才。

2024年10月18日,由督导处、教务处联合组织一场主题为“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AI+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吸引了众多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及专业带头人的积极参与,旨在通过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共同探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AI+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本次学术沙龙由督导处孙吉副处长主持,各位领导、老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学术盛宴的开启。

学术沙龙会议现场

活动伊始,副校长王东辉教授强调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都需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她还着重阐述了要着力夯实学科建设发展根基,学科建设要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设置和调整的前提。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壁垒,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最后,王校长提出学科交叉融合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区域经济,促进课题产出,“AI+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支持。

王东辉副校长讲话

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我校早已开启,并已有优秀案例。随后的教师代表发言环节,石光助理和影视学院英皓院长分别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并带来了锡伯族博物馆项目和退役军人项目如何运用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成功实践的经验。之后,数媒学院张鼎一副院长深入展示了数媒学院当前几个项目的实践应用情况,几个项目均自如的融入了“AI+X”进行人才培养。可以看到数媒学院深耕多年,勇于创新,对学科交叉融合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实践教学和科研中运用自如,并以此培养了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最后,艺术学院文创中心的王丽娜老师也分享了辽传文创项目在学科交叉融合下的应用与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当前项目所面临的瓶颈及未来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探寻方向。

教师代表分享

教师代表的发言深情而真挚,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学科交叉融合下成功实施项目的优秀案例、感人情节,AI赋能下的课程建设,以及对“AI+X”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探索。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在各位教师代表分享后,校长宋吉鑫教授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本次沙龙活动举办的意义所在,并阐述了教育强国及其六个维度的相关内容。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要熊抱AI、加强学习研究以及AI赋能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深远意义。最后,他对与会者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不断学习探究、拥有扎实的学识;第二,要建设跨学院、跨专业、跨校、跨界合作的团队;第三,要抢占AI课程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的先机;第四,通过AI赋能教学与科研。

宋吉鑫校长讲话

随着宋校长总结发言的结束,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在活动中,与会者不仅拓宽了视野、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更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各二级学院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探索和实践学科交叉融合的“AI+X”新模式,为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社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的举办,不仅展示了我校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也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将继续走在创新教学的前列,不断探索教学、科研新路径,践行“为国家培养人才,为行业输送精英”的辽传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