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波: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致辞
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相聚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革命英雄城南昌,举办以“协同育人提质量?产教融合促就业”为主题的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朋友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个月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丰功伟绩,擘画了未来发展的远景蓝图。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把教育放在“两个大局”中来考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把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与路径,共同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协同育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来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今天的会议,邀请了教育界与企业界的嘉宾,共商共议深化产教融合内涵发展及校企合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很有必要,这种形式本身就是跨界融合。
这里,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我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是要以现代产业体系引领人才供需匹配。当前我国的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随着新增劳动力人口的迅速下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的紧迫任务。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要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筑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盯产业和技术升级需求,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及时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由人才“供给-需求”单向链条,转向“供给-需求-供给”闭环反馈,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在人才培养上决不能脱离产业需求自说自话、闭门造车。
二是要以双师队伍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无法达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此,一方面要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高校教师双向流动;另一方面也要实施高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分级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探索建立高校、行业企业等多元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要以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发展效益。协同育人的关键在“协同”,目标是“育人”。要通过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发挥各类育人主体的作用,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校企协同育人的紧迫任务是要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真实生产情景下的实习实训或工程实践。但从相关调研看,企业由于经济效益的不稳定性、生产运行负担较重以及对学生生产实习安全责任和流动性强的担忧,普遍存在参与协同育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如何打通育人和用人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创新协同育人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要通过立法和制度创新,解决由开放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带来的人员高流动性问题,通过多方投入和模式创新,解决由周期性市场性的生产节奏带来的实习效益不高的问题。以实践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融合,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相融合,形成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
一是要创新产教融合的组织形式。推动高水平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不同组织间的产权归属和激励机制问题。近年来,有很多地方都尝试了将产教融合的重心由关系维系转向实体构建,试图通过联合组建实体化的机构,破解长期掣肘产教融合的关键问题。产业学院、技术研发中心、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都是产教融合实体化的尝试,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产教融合仍需要强化组织形式的创新,尤其是要结合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组织的特征,因地制宜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二是要开创产教融合的工作格局。深化产教融合,企业是重要主体,要把发挥企业的作用作为产教融合的关键支撑。同时,要打好组合拳,高度重视行业和社会组织在促进产教融合方面的作用,在制度、组织、机制设计上给予保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高等教育领域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覆盖学科领域最广的学术社团,在2017年成立了产教融合分会。分会吸纳了107家有教育情怀、有良好社会声誉,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参加到分会中,像我们这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产教融合分会副理事长单位。4年来,这些企业在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要提升产教融合的治理效能。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攻坚期和关键期,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主题。深化产教融合,要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教育治理模式、治理结构现代化步伐,从组织架构、协作机制等方面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世界上制造业强国的教育发展历程早已经证明,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组织机构所不能够替代的。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业组织参与办学的程度一直不高。提升产教融合治理效能,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补足办学模式的“短板”,支持行业组织履行职责,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各负其责、协同共进的发展新格局。
一是要关注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要把协同育人作为首要标准。评判一所学校产教融合做得好不好,不是看他与企业签署了多少份合作协议,而是看协同育人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协同育人既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也要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多的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产品更新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是要关注科研产出的应用效果。要把协作科研、协同攻关作为重要指标,把对国家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贡献作为重要考量。评价一个学校产教融合做得好不好,不是看学校立项多少课题、发表多少SCI科研论文,而是要看产生多少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这既包括为破解世界科技前沿难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区域行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有重大影响的成果,特别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科研贡献,同时,也包括聚焦行业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刚性目标需求“揭榜挂帅”的技术发明、成果专利等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服务性的立地式研发成果。
三是要关注融合机制的运行效率。评价一所学校产教融合做得好不好,不能只看他建了多少基地、挂了多少牌子,关键是要看“真融”“真合”的程度,要看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格局是否真正确立,要看学校是否紧贴区域地方发展需求,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中解决真问题、做出真贡献。
同志们: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2022年即将到来,让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深化产教融合一定会取得实质性成果。让我们共同努力,链接各方资源,以育人为本,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共同开创产教融合新局面,为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贡献我们的力量!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新年临近,祝福各位代表新年安康、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