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反诈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近期,骗子利用在校学生社会阅历不丰富、防范意识较薄弱以及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特点,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屡屡向学生朋友们和家长们下手,冒充“老师”在班级群收费电诈警情持续高发。同时,诈骗分子也出现低龄化趋势,部分学生被诈骗分子诱导从事引流、跑分等违法犯罪活动。现对以上情况进行讲解,请大家认真阅读此信,切实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广泛转告身边人,共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一、冒充“老师”在班级群收费诈骗
骗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到班级群的二维码,进群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潜水”观察老师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老师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得和老师一模一样,然后在群里发送相关通知以收取学费、学杂费、体检费等理由诱导家长扫码进行转账付款或。
二、冒充“学校开设培训班”诈骗
骗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冒充学生添加家长微信、QQ,称其正在上课不方便打电话,以老师要求赶紧交钱报名、班上名额有限等借口,诱使家长上当受骗。
三、警惕网络平台传播的兼职广告
请勿轻易相信微信、QQ聊天群、抖音、快手视频、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传播的兼职广告。在诈骗犯罪分子的诱导下,帮助犯罪分子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刷单、诱导他人添加微信、QQ等联系方式的行为,将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四、拒绝出租、出借、买卖“两卡”
实施或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属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和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理,会影响升学与就业。如遭遇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或借租、买卖“两卡”、兼职打电话、发短信等情形,可报告老师或拨打110、反诈专号96110进行举报。
五、教育孩子增强反诈、防骗意识
家长要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帮助增强孩子防范电信诈骗意识。请不要将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同时也请关注孩子下载的APP软件、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等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诈骗软件、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不良网站等信息,可选择登录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网站或国家反诈APP进行举报。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案件,关键是提高防范意识。请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家长们可以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微信视频号,了解反诈手段,学习反诈知识,谨防上当受骗。
感谢同学们和家长们的支持、参与、配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希望大家共同筑牢校园反诈防线,祝同学们顺风扬帆、学业有成!祝大家家庭幸福、万事如意!